僰王山里的法治“枫”景发表时间:2022-04-07 15:52 法治兴文网讯(吴响玲)僰王山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境内,是古僰民族最重要的繁衍生息地之一,古名纶缚大囤、石头大寨,宋徽宗政和七年赐名为僰王山。 僰王山法庭就是以僰王山来命名的。法庭干警们在这里践行司法为民,化解矛盾纠纷,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司法温暖,促进法院与群众的血肉联系。 近年来,兴文县人民法院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作用,完善人员配置,强化执法办案,延伸审判职能,坚持“四个强化”,全力推动僰王山人民法庭打造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建设。 一是强化执法办案,助力平安建设。法庭配置员额法官1名,法官助理1名,书记员2名,驻庭法警1名,为执法办案提供坚实人员保障。完善“繁简分流”,不断提升审判效率。强化家事审判,打造“家事审判庭”,注重风险排查预警,发出“民转刑”风险提示5份,无一“民转刑”案件发生。2020年以来,法庭审结追索劳动报酬、交通事故等各类案件232余件,全力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;审结土地流转类案件97件,全面贯彻落实“三权分置”改革;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954件,调解撤诉率51.28%,平均审理天数仅17.89天。 二是强化环资审判,助力全域旅游。加挂“环境资源与旅游保护旅游法庭”牌子,夯实旅游保护基础。在景区建设法官工作站,进一步前移司法服务阵地,加大化解环保旅游纠纷力度。在“节假日”“黄金周”等旅游旺季深入景区,开展法治宣传,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。加强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、乡镇人民政府、景区等部门的联动协作,形成涉旅纠纷快速多元化解机制。积极投身“天府旅游名县”创建,服务保障“两海”示范区建设。 三是强化多元解纷,助力法治乡村。通过与综治中心、公安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景区管理局、村民委员会等协调联动,搭建多元解纷机制,明确专门联络人,确保信息通畅,形成矛盾纠纷快速协调处理机制。进一步下沉司法力量,强化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。在僰王山镇永寿村挂牌“无讼村”,通过无讼品牌创建,提升基层组织依法自治水平。 四是强化职能延伸,助力法治宣传。深入开展已持续十余年的“一村一政法干警”联系活动,排查基层矛盾,将纠纷“化解在萌芽、化解在基层”。发放“法官联系卡”,深入村社宣传法律法规,不断提高当地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。通过“送法进乡村”“送法进校园”等形式,深入乡村、校园等开展法律宣传。加强巡回审判,充分利用好法庭审理这个“法治教育课堂”,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。在办理一起纠纷时,因当事人腿脚不便,路途遥远,法庭在村公所设立巡回审判法庭,与当事人耐心释法明理,最终促使双方冰释前嫌,达成一致友好协议。2020年以来,开展法律宣传50余次,巡回审判26场。
文章分类:
法院之声
|